“兴凯湖水浩无边,清蒸白鱼天下鲜。”
(资料图片)
盛夏的黑龙江省鸡西市兴凯湖畔,碧波荡漾。碧波间,一条条大白鱼若隐若现,畅游其中。
兴凯湖大白鱼与黄河鲤鱼、松江鲈鱼、松花江鳜鱼,并称我国“四大淡水名鱼”,又与乌苏里江大马哈鱼、绥芬河滩头鱼并称“边塞三珍”。近日,中国渔业协会授予鸡西市“中国兴凯湖大白鱼之乡”称号,让兴凯湖大白鱼名号更加响亮。
如何加快构建渔业生产体系、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,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,让大白鱼游出鸡西、游出黑龙江,游向更广阔的市场?鸡西市一直在探索。
大白鱼养成记
兴凯湖大白鱼以其脂肪含量低、蛋白质含量和胶原蛋白含量高,富含多种维生素而闻名。
但是,多年的无序捕捞,导致野生大白鱼的数量急剧减少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,大白鱼在兴凯湖水域一度达到枯竭的境地。如何保护大白鱼这一稀有鱼类,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?
张晓光,黑龙江农垦震达兴凯湖大白鱼研究所负责人。该研究所是鸡西市集大白鱼研究、推广、养殖和销售于一体的民营科技型龙头企业,拥有科研养殖水面2900亩。农业农村部种业阵型企业,省级兴凯湖大白鱼原种场。从二十多岁起,张晓光就和鱼打交道。
1986年,黑龙江省设立重大科研攻关项目。经过十年的技术攻关,张晓光和他的团队,完成了兴凯湖大白鱼从野生到全人工养殖的全部技术。张晓光告诉记者:“现在我们完成了兴凯湖大白鱼从野生到全人工养殖的全部技术,无论是在池塘、大水面、网箱、围网、围栏,还是工厂化养殖都没问题。”
目前,震达兴凯湖大白鱼研究所可年产大白鱼水花2亿尾、1年-3年龄鱼种3000万尾,形成“育繁推、产加销”一体化发展格局。
人工繁育的成功,让兴凯湖大白鱼迎来发展的黄金期。
“兴凯湖大白鱼以大中型水面生态养殖为主,主要分布在鸡西市下辖的密山市小兴凯湖、虎林市西大岗水库和鸡东县八楞山水库。”鸡西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办负责人说。
为保护涵养兴凯湖渔业资源,改善水域生态环境,鸡西市持续在兴凯湖禁渔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。2019-2023年,向兴凯湖投放水产苗种3900万尾。其中,大白鱼300万尾,鲢鱼3000万尾,草鱼600万尾。
“到2022年末,兴凯湖大白鱼养殖面积达到20万亩,总产量366吨(养殖产量278吨,捕捞产量88吨),按照平均每斤100元计算,产值7300万元。”鸡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,预计2030年鸡西市兴凯湖大白鱼年产量将突破2000吨,产值突破4亿元。
“未来,我们将以兴凯湖为核心,联动鸡西市及省内其他优质水域资源,打造生态养殖示范基地。同时建设水上鱼仓,完成大水面养殖兴凯湖大白鱼的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。”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盖凤程说。
大白鱼产业记
如何优化渔业经济结构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带动渔民增收致富?鸡西市早已勾画好大白鱼产业发展路线图。
今年7月,鸡西市人民政府发布了《鸡西市兴凯湖大白鱼产业发展规划(2023-2025年)》白皮书,确立鸡西市兴凯湖大白鱼产业整体发展规划。
盖凤程说:“鸡西市筹划以‘兴凯湖大白鱼’这个特色品种,‘中国兴凯湖大白鱼之乡’品牌为立足点,构建养殖、加工、销售、科技研发为一体的大白鱼产业发展核心区。以实现我市渔业产业集约化发展,培育壮大养殖、加工企业,推动我市冷水鱼产业振兴。”
在大白鱼产业化发展进程中,黑龙江省北鱼渔业集团不可不提。
北鱼集团成立14年,已然成为黑龙江渔业的航母。
黑龙江省渔业协会会长、北鱼集团总经理康志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做大大白鱼预制菜产业是大白鱼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。2022年中国水产预制菜行业规模为1047亿元,同比增长22.3%。未来将会达到万亿级规模。大白鱼之所以还没有被全国人民所熟知,就是在加工链条缺失了。相对于南方小而散的养殖,黑龙江的渔业更容易形成规模、形成品牌,形成持续供应能力。
2022年,北鱼集团鱼类初加工及深加工投产,主要生产冰鲜和冷冻商品及预制菜。还与盒马,大润发,物美等国内知名连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持续不断地将大白鱼产品推向市场。目前,兴凯湖大白鱼中高端的预制菜已形成了香薰、腌制、清蒸等品种。
“未来,鸡西市将加快建设兴凯湖大白鱼等地域特色鱼类养殖基地,推动新建一批水产品加工项目落地投产,延长产业链,提升产品附加值;加快建设一批暂存暂养、仓储保鲜、分拣包装、水产品初加工和冷链物流等鱼仓设施,持续提升优质水产品供应能力。”鸡西市副市长郭显文表示。
大白鱼乡村振兴记
密山市白鱼湾镇东南部有个小村叫湖沿村,北倚蜂蜜山,南临兴凯湖,拥有3.5公里的黄金湖岸线。
徜徉在湖沿村旅游街上,一个个写着“巧嫂农家游”红色招牌的鱼馆十分醒目,这些都是湖沿村重点打造的农家乐品牌之一。
来湖沿村,就必须得吃一顿大白鱼。
还未到中午饭点,兴凯湖畔白鱼湾镇湖沿村“老侯婆鱼馆”后厨里早已是一片忙碌。
“兴凯湖大白鱼,清蒸是‘终极吃法’,既能保证鱼肉鲜嫩多汁,又能尝到鱼肉最天然的味道。”鱼馆的负责人任淑杰说。
以前,湖沿村村民靠捕鱼和种地为生,日子过得紧巴巴。任淑杰和丈夫渴望生活能有改变。2005年秋天,他们顶住压力,成为村里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。
开业第一年,营业时间短,收入只有300元。夫妻俩并没有气馁。第二年,他们贷款5万元,扩建了鱼馆和家庭旅馆。年底一算账,不得了!“刨除成本、一年赚了8万块。”任淑杰也成了村里妇女创业的榜样。
一时间,鸡西“巧嫂”家庭旅馆以其独特、朴实的风格迅速火起来。近百家“巧嫂”家庭旅馆遍布兴凯湖畔。鸡西市妇联定期对“巧嫂”们进行培训,开展厨艺大赛等活动。过去的农村妇女纷纷成了小老板、农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,旅游旺季一天收入几千元。
湖沿村以旅游业、采摘业、养殖业和综合服务业为重点,在辖区内建起了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,集餐饮、住宿、停车场于一体的“湖沿渔家新村” 和1500米的“巧嫂农家游一条街”。高峰时期从业户数达120多家,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,户均增收3万元,全村与旅游业相关联的收入达到260多万元。
一时间,农家游、风光游、田园游在湖沿村风生水起,3.5公里的湖岸线变成了村民的致富线。
因湖而富、因鱼而兴。今年,湖沿村又有了大动作。
“今年,我们以游兴凯湖,品大白鱼为契机,引进国内民宿产业龙头四川途远集团,投资七千多万元在湖沿村建设高中端民宿,途远集团还将湖沿村13家低端民宿整合进来,与村民合作经营,利益共享。乡村振兴了,村民要得实惠。这13家民宿可以由村民自己经营,也可以交给途远集团代为运营,这样就可以为村民创造第二职业,甚至第三职业。”白鱼湾镇党委书记鲁学峰说。
作者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岳海兴
关键词:
品牌